当前位置: 主页 > 心理学院 > 心理文章 >

你们之间是一段好的爱情吗?| 必读:判断关系好坏的10条标准(上)

在后台,我们收到了这样一则留言:
 
“和ta在一起也快两年了。最近可能是意识到关系里存在一些问题吧,我对我们的未来有些悲观,觉得我们是不是其实不那么合适。但过去也有过很多开心的时光。有什么方法能够判断对方是不是的人?我还该不该和ta继续走下去?
 
之前我们也有收到很多类似的提问:我怎么知道对方是不是错误的人,有什么判断标准吗?于是今天,我们打算来和大家分享一些更加简洁、具体的建议——选择伴侣时需要规避的一些错误,帮助你判断自己是否处在一段可长期发展的关系中。
 
01.
要不要和Ta在一起/走下去?
 
无论是处于被荷尔蒙冲昏了头脑的阶段,还是因为诸多沉没成本不知道该不该放弃时,你都应该尽量避免以下六种在选择伴侣上的错误:
 
1. 忽视一些对方行为上值得警惕的一些或大或小的“红灯”
 
许许多多分手后和在关系中受伤的人都会说,“我该早点放手的”、“其实我早就知道了”、“我只是一直在自欺欺人……”
 
如果一个人的身上存在一些根深蒂固的问题,那么无论它们在前期被隐藏得再好,也一定会有暴露本质的细节。比如,Ta在追求你的时候表现得对你关怀备至,但你发现Ta会对服务人员呼来喝去。又比如,你发现Ta会习惯性地对你撒一些看似“无伤大雅”的谎。
 
当你已经注意到了这些值得警惕的信号,最不应当做的就是假装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询问你的伴侣,给Ta一个解释的机会,不要自行过度解读,更不要接受蹩脚的借口。
 
小的不良行为的信号通常都会发展成关系中重大的问题。如果你总是故意不在意这些不良行为信号,就可能会在将来给自己带来更多的麻烦。
 
2. 选择一个和自己沟通起来有困难的伴侣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惯用的沟通风格,沟通风格不同也并不等于无法彼此理解。在还未进入关系前的“追求期”或热恋期,两个人中更主动、积极的那一方甚至会刻意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去配合对方。只是,一个人整体的沟通风格就像性格一样,很难发生巨大的改变。
 
比如,你思维快、说话也快,而Ta思维慢、说话慢;你喜欢有话直说,倾向于直面冲突,而Ta通常自己消化自己的情绪,宁愿憋屈也要尽量避免冲突;你总是想什么就说什么,Ta却总是先自己反复思考,有结论了的时候再说出来;你喜欢自我暴露、讨论深层次的话题,而Ta则更倾向于把一些隐秘的想法放在心里。
 
每一天、每一个小互动都能体现出各自的沟通风格,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是正常的。问题是,你能否适应你伴侣的风格和方式呢?
 
3. 低估“不来电”这件事的严重性
 
这听起来像是一个常识。我们可能会下意识地疑惑:人怎么会选择没有感觉的人在一起?但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会因为一些别的外在条件,或是为了维持一段既有的、稳定的关系而故意忽略这种生理性吸引的缺乏。
 
这些人往往会对自己说:“感觉是慢慢培养出来的”、“感情到最后都会变成这样的”。但其实,“感觉”这样东西,在关系早期、在日常生活中就很容易地被注意到。一个拥抱,牵一下手,甚至只是闻到对方的气味,就会很明显地感受到,这个人对你是否具有吸引力——自己对一个人是否有感觉,不是一件需要“思索”才知道的事。
 
虽然有化学反应不一定就是真爱,但如果没有化学反应的感觉,爱情显然也并不存在。
 
4. 在经济上冒险
 
如果你想和对方在一起,但是你们一穷二白。那么先解决钱的问题,然后再考虑把你们的关系发展到下一个阶段,是更加理智的做法。毕竟,没有经济支撑的话,你们是很难建立一段共同的生活的。
 
如果你的伴侣是你们经济困难的原因,换句话说,如果你的伴侣无法维持一份工作、没有稳定收入,并且Ta也没有极强的动机要改变现状的话,那么也不要寄希望于你们在一起之后这种情况会慢慢改变。当然,有时候一段关系也可以在开始时就明白和接受未来可能只有一方负责赚钱。
 
而如果你在经济上依附于你的伴侣生活,先在你们的生活中找到足够的证据来确保Ta会一直这样供养你。然后你再投入到与对方更加严肃的关系中(比如婚姻)。否则的话你就是在进行一场赌博,你一定不希望你未来的经济保障建立在你自己的运气上。
 
5. 忘记了再亲密的关系也需要边界
 
预先建立好双方的界限是一件不可忽视的事。你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你需要独处的时间。你会有和对方不一样的兴趣、也会有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家人和个人的爱好。当你把你的生活和另一个人融合在一起,你是两人共同体的一部分。但同时,你仍保有你的独立性——这一点需要被双方认可和尊重。
 
如果你不在一开始的时候设立好界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件事只会变得越来越困难。你们不需要所有的事情都和对方一起做。你们也不需要喜欢一样的东西。当你需要自己的时间时,你就应该去享有属于自己的时间。确认你的伴侣足够坚强,能够应付你暂时需要自己的时间。否则,随着生活中你不断需要牺牲、妥协个人的意愿,你很可能会变得怨怼。
 
6. 不顾内心隐隐的不安
 
有多少人在走过婚礼红毯的时候还感受到内心的惴惴不安?——可能比你想象中还要多。
 
英国一家新闻媒体报道中的数据指出,有超过半数的离婚者表示,在婚礼当天就隐隐感觉他们的婚姻不会有好结果。Slater 和Gordon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45%的人并不享受他们结婚的那一天,而是在担忧和挣扎中度过了那一天。
 
一项研究发现,人们潜意识里的想法,或者说是直觉,常常能够准确地“预测”出一段关系未来的发展。这种潜意识的态度有时与人们经过理智思考评估出的对关系的满意度、幸福度有很大的出入。令人惊讶的是,在这种有出入的情况下,“第六感”对这段关系的未来的预测更加可信(McNulty, Olson, Meltzer, & Shaffer, 2013)。
 
消除这种“莫名的惴惴不安感”的方法就是把它向伴侣表达出来,然后一起来想办法解决。如果无论如何也消除不了这种内心的不安感,或许分开会是更好的选择。

(未完待续。。。)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