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成员生病了,如何照料2-4岁儿童?
2~4岁,宝宝是其一生中可塑性最强的时期。针对照料2~4岁的宝宝时,可能会遇到不同的困难,为此,心理咨询师提出以下建议。
最好让孩子有固定的、熟悉的照料者,这会让孩子更有安全感,对TA的成长更有利。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认为身边发生的各种事情都和自己有关,这是这个发育阶段的正常现象。因此,澄清他们的感受及误解十分重要。例如,孩子可能认为父母不在身边是对自己的惩罚;或者当父母因为疾病或用药而对孩子表达的情感减少时,孩子会认为父母不爱他们了。
有的家庭会把父母生病称为“脑子有点乱”。也有家庭会用卡通形象(如“喜羊羊”和“懒羊羊”)来代表父母在不同时候的感受及行为方式。
另外,也要让其他照料者(如幼儿园老师、祖父母等)了解你与孩子讨论病情或症状时使用的措辞。这能保证孩子不会得到混乱的信息。如果每个人对病情都遮遮掩掩,孩子会认为他们不能表达自己的担忧或疑虑。照料者公开、坦率的态度和行为有助于孩子对所发生的事情提出疑问。这也为他们随着年龄增加而了解更多信息打下了基础。
即使是年龄很小的孩子,也能观察到身边发生的事情。不跟孩子提疾病的事情,或者在孩子面前遮遮掩掩,会容易让孩子对事情产生误解,如“是因为我做错了事,妈妈才不对我笑了”。因此最好用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告诉TA发生了什么事。解释时可以借助画画或绘本,尽量做到简单、坦诚。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