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拉康导论(二):能指的锚定
能指的锚定
——《阅读拉康导论》读书笔记之二
作者:吴张彰
《阅读拉康导论》(上卷)
1.符号和锚定点
上回说到,根据索绪尔的语言学,符号可以分为能指和所指两个层面。那么这两个层面是如何连接在一起的?根据结构主义的认识,能指和所指的连接是任意的,换言之,这种连接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约定俗成,而非能指内在所固有价值决定的。但这种任意性,仍然具有一种相对的固定性(否则我们无法理解彼此的话语)。但是当某一个符号脱离了话语链之后,其能指是否还对应于那个所指呢?比方说:“tao一声”这个能指。在中文里,它可以代表“涛”、“掏”、“韬”等等数个所指。因此,我们只能根据语境才能理解其准确的含义。因此,能指的意义只能在语境中获得。这便是索绪尔说的“符号的价值”(La valeur du signe)。因此,语境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一种结构化系统。语言中的每一个符号,都只能通过其与其他符号的关系而确定。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刚学汉语,老师指着一棵树,说出“shu第四声”这个声音。我们很容易理解,这个“shu第四声”跟树有关,但是我们并不知道这个词具体指什么,是指树干、树叶、绿色、植物、森林?而只有当我们学会了足够多有关树的词,这些词彼此区分,构成结构系统的时候,我们才能理解每一个词的含义。
再举个例子:倘若从今天开始,国家发布律令,把“苹果”和“香蕉”两个词的含义颠倒过来。那么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之后,我们会发现这样的颠倒并不会对汉语体系本身造成影响,也不会影响我们对这么语言的运用。但是,如果是让“苹果”一词指代苹果和香蕉这两个概念,那么这就会让语言体系产生影响,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就会出现混淆。
因此,语言就是元素差异系统,是一个不同元素对立的系统。语言并不承载概念或声音,而是承载着这个系统中的声音差异和概念差异!
拉康由此引入了锚定点的概念。但这个概念必须和拉康所谓的欲望概念结合在一起才能说明。也就是在欲望图(graphe du desir)中,这里涉及到拉康的两个讨论班,第五《无意识的形成》(1957-58),第六《欲望及其解释》(1958-59)。在拉康看来,锚定点的意义就是,“能指停止了意义不确定的滑动。”也就是在此时,在话语链中,能指与所指结合了起来。这里涉及到一种回溯性,也就是说,能指只有在随后的能指中才能确定其意义。如图:
在这个图中,从三角形到划杠S的向量就是锚定点。它缝合了S和S’这两个能指。
2. 能指的优先性
从锚定点概念出发,我们便可以来到拉康所谓的能指优先性。这种优先性体现在能指的两种原初特性,也就是隐喻和换喻,这里请参看我们第一篇当中的图示。那么拉康是如何发现这种能指的特性呢?答案是第三讨论班《诸精神病》(1955-56)中详细分析的Schreber个案,拉康认为在精神病中的谵妄中,“有一种能指的逐渐入侵,也就是能指一步一步地从其所指上摆脱了出来。”。因此,拉康认为能指相对于所指而言有一种优先性,因此他改写了索绪尔的公式,改为:
也就是说,能指的隐喻和换喻功能是优先的,正是这一点掌控了主体的话语,甚至说掌控了主体。在无意识过程、在神经症或精神病症状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类能指的优先性。这一点极为重要,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理解拉康派的临床,相对于弗洛伊德和其他流派的独特性。现在,我们分别看看这两种功能。
隐喻
隐喻即一个能指替代另一个能指。因此,隐喻体现出,所指只是在能指网络中才能构成,而能指的替代则展现出了能指相对于所指的自主性,也就是能指的优先性。在索绪尔的理论中,所指(概念)才是优先的,因为先有概念,才有概念的声音表象。但是拉康认为,能指只是不断地替代其他能指。隐喻是词法层面的,比如脸红得像苹果。“红脸”和“苹果”之间的类似性。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把“苹果”看做S2能指,“红脸”看做S1能指,由于S2对S1的替换,S2原本的所指s2就被排除了。也就是说,在这里“苹果”指代表着“红脸”,而本身“红色的酸甜水果”的含义便被排除了。因此,这里的S2“苹果”就有两个含义,其本身的含义s2,以及S1/s1。因此,拉康用这样的公式来描述隐喻:
我们只需要看公式右边,右边的“+”号代表突破了中间的杠,也就是创造了新的意义。
换喻
换喻的替换则是在句法的结构。比如说在酒桌上,我们说“喝!”,代表“喝酒”,因为“喝”总是跟“酒”连在一起,所以“喝”就可以代表“喝酒”。这里也体现除了能指的优先性,但是和隐喻不同,在换喻中并没有产生新的意义。如果我们把“喝”看做S2能指,“喝酒”看做S1能指,这里的S1并没有成为S2的所指,也就是没有被放入到杠之下。因此,没有产生新的意义。于是拉康用这样的公式来描述:
同样,我们只需要看公式的右边,右边的“-”号代表着杠没有被突破,依然维持在此。因此换喻没有产生新的意义。
最后,我们要把一组概念纳入到隐喻和换喻中:
隐喻=凝缩(弗洛伊德)
换喻=置换(弗洛伊德)
精神病的语词新作、谵妄语言是换喻和隐喻共同的结果。
幽默是换喻或者隐喻的结果
欲望=换喻
父性隐喻=进入符号界。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