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心理学院 > 心理文章 >

『人我之间』第五章 分离与个体化5


次阶段三:复合(16—24个月)

 

当小孩的运动功能在发展的时候,他的认知能力同时也在增长。实践次阶段后期以及复合次阶段开始的这段时间内,摇摆学步中的孩童似乎越来越能够包容领会自己的分离性。可能是察觉到增长中的孤独而使得对母爱的需求增加。实践次阶段中孩童对挫折之无动于衷以及对母亲之明显健忘都逐渐消失了。自发性的充电(refueling)与逃离(dashing away)现在演变成更刻意地交替寻求和避免身体上的接触。这段时期的行为与实践次阶段之不同不只在表面上,更在实质上。这两个阶段的小孩都会反复地来来去去,但复合次阶段的小孩似乎对于自己的脆弱以及自己对于母亲的依赖有了新的觉察。

 

G. B,一个二十个月大的男孩,重复地打探母亲,不断地在她阅读、折衣服或在桌上工作时打断她正在做的事。他会越过一切的阻碍爬上她的膝盖,取得她的注意,然后温柔地依偎在她的膝怀中。要是她用手抱住他的话,他反而会推开她的手然后设法从她的怀中挣脱;不过他还会在她身边徘徊,看起来有一点无法下定决心的样子。在实践次阶段里,他对暂且在母亲脚边玩然后又逃开感到欢欣而热烈的满足。现在,他似乎需要更多的亲密,但又要试图去控制那种亲密。

 

这个时期的孩子会如影随行地跟在母亲后面。他可能会盯着或真的跟在母亲身后一段比实践期短暂的“充电”还要久的时间。这种如影随行与避开的行为,比起实践期的逃离要来得更主动而且更矛盾。在实践期,小朋友会欢喜地移近和跑向他们有兴趣的客体。可是现在亲密与疏离则变得相互冲突。小孩现在显得依赖而同时又需要独立。

 

这种接近和避开的行为也伴随着其它的沟通方式。小孩学会说“不!”他事实上常常变得相当地抗拒。这种抗拒是肢体推离在语言上的对称物。这孩子有一种新的、进一步修正过的技巧。他会透过静静地站着,透过不顺从,透过不在你招呼后走来,透过不接近你,透过不吃他的食物,也透过说“不!”来保持自己的分离性。

 

孩童也会用说话和表情来追求母亲。担心会失去母亲的恐惧越来越明显。不论是男孩或女孩在这时都变得过度地依赖。这个时候的孩子在母亲提供温柔的拥抱、喂食和帮助的时候反而不接受,他强迫母亲提供帮助但却拒绝母亲的主动帮忙。这是一个新出现之自信力量和依赖的奇怪聚合,像是一种朝向着自我本位之成长与沉回共生融合之无上喜悦之间冲突的笨拙解决方式。

 

M.S.,一个二十四个月大的女孩,以一种极可爱的方式困扰她妈妈。当母亲正在工作的时候,M.S. 把她的玩具熊丢到妈妈膝上,之后又回到自己的房间,拿出她的兔子、乌龟、青蛙、另一只玩具熊、床单,和一个新的小丑盒。只要妈妈把玩具放下来或是玩具从妈妈的膝上掉了下来,这孩子就立即且坚持地放上另一个。如果拍拍她,她会走开去拿更多的东西;如果妈妈不理会她而继续做自己的事,这女孩会专横地推开妈妈的手,然后重新把玩具都摆上妈妈已经东西泛滥的膝上;如果这时妈妈把帐簿放到一边,抱起她来,她反而会挡开她的拥抱。有时母亲会觉得自己的耐性受到了严格的考验。

 

随着影响母亲、找到她、吸引她的注意、追求她,以及离开她的能力增加,孩童也变得比较能察觉到自己能力的限制。儿童此时经验到神奇力量的幻灭;随着自大感逐渐地丧失。全能感的崩溃已经是无可避免的了,因为,在小孩子其他方面能力成长的同时,辨认与记忆失败的认知能力也发展了起来。

 

这个阶段的孩童马上就会注意到母亲并不总是会要他所要的东西。他不再能把她当成一个专门为他的需求而设计的家之堡垒或充电补给站。他越来越必须把她当成另外一个人。现在他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跑向母亲,在她的膝上撒野几分钟后又跑开,现在的他变得比较富尝试性,比较能了解到自己能否被接受有一定的程度是取决于母亲当时的心情。她可能有时温柔、有时疏远、有时太忙、有时又有回应。母亲的行为并非是他在神奇地控制的。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