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我之间』第八章 精神分裂症2
没有人会苟同精神分裂个案的想法,他们常为了自己最坚持的信念而与人发生冲突。对他们而言,这些信念常常事关生死,因此而和人断绝关系,他们没有出路能省察和改变他们的内在生命。因此,接下来,在初期常因幻想的性质特异而显得复杂,但却常使个案变得重复、空洞且没声生气。任何新的影响都无法干扰和更新先前的想法。
不着边际且怪异的行为也会造成和他人关系的障碍,因为这类的性质是外在所定义的。也就是说,某个被称呼为治疗师的人评断另一个被称为个案的人,因为个案无法正常地关联、言语和行动而被认为是不寻常的。人们很轻易地假设这样怪异或不着边际的个案在他们的内在有一个受扰的自体感,而这反映在他们的外在行为上。然而,这个结论却不能担保一定是正确的:因为这样就把从外在来看待事物的人与从内在来观看的自体混为一谈了。
透过言语我们能隐约看见内在的生命。有怪异言谈的人可能会被认为是不着边际的,事实上他们不会随便说话。当然,他们并不根据精神分析师称为“次发性思考流程”的逻辑来说话,而是根据一套被称作“原发性思考流程”的原则(Freud 1911,Brenner 1973)。在梦和幻想的语言当中,相对性(opposites)是不相干的而且对立(negatives)是不存在的。客体的一部分可以用来代表整体,而整体也可以被用来代表部分。符号,比方说字词,可以如同他们所象征的客体那样被对待。时间和次序并不存在。这是在神话学、诗和疯狂中的语言。
原发性思考中,因为和相对性不相干,所以没有稳定的自体和客体的分别。自体和客体只能以二分的相对性来定义,然而在原发性思考中,相对性是不存在的。如此,我们会看见那些语无伦次,或者说得更贴切的是根据各种原发性思考原则的个案受苦于自体一客体的混淆。
Menninger基金会的医师Peter Novotny(1980)用以下的例子来描述这种思考。
理查是一个五十岁的精神分裂症男性个案,有一天去和医师会谈时看起来苍白而虚弱。“我觉得今天很好,”个案在坐下来时这么说。“我是勇猛的狮心王理查。”机敏的医师以他的诠释救了这个病人。“你猜猜看这是什么意思?”Novotny问。
在几分钟的支支吾吾后,一个住院医师猜到,“他心肌梗塞了,他说的是理查在欺骗他的心脏(1yin Heartcd)而不是狮心王(Lionhcartcd)理查。他今天一点也不好。”
狮子(1ion)和说谎(lyin)这两个词的发音被融合在一起了,这两种意义也同时被应用。因为在原发性思考中没有相对的概念,所以字义上并没有排他性。一方面,理查在胸部疼痛的时候,说他觉得自己很好来隐瞒心脏的不舒服;另一方面,理查确实感觉自己是狮心,因为他想要变得心脏有力且有勇气(注一),尤其是他感到心脏如此无力而令他害怕的时刻。“狮心王”(Lionhearted)也象征着一个人感到心脏遭到狮子的攻击。所有的这些意义都是真实、互相重迭的,相对却又共存。理查是如此困难地去分辨他那受伤的、身体化的自体形象和他理想的客体形象理查一世,以至于他没有适当地以行动来响应他心肌梗塞的状况。他不寻常的言行都是因为原发性思考而来,它不存在相对的概念且无法分辨自体和客体。【注一:勇气(courage)这个字来自法文coeur,更之前来自拉丁文cor,两者的意思皆是心(heart)的意思。】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