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没做好,都是因为我”|完美主义者的
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埃利斯说,人的痛苦大多来源于几种信念,其中之一就是:我必须要把事情做好,得到表扬,否则我就很烂。 我们有时容易给自己设定太高的标准,一旦没能达到,就会自我否定:我还不够完美。 关于“不完美”,几位朋友分享了他们的故事—— @那不勒斯海湾较近刚做完一个大项目,老板和同事们都认为我做的很好,而我却因为一些小失误,认为整件事都做得很糟糕。整个人闷闷不乐了2周,总是梦到我把这个项目重新做了一次,做得非常完美。但现实中,我却连庆功宴都以生病为借口缺席了。

@行走的陀螺从小到大对完美都有着疯狂的执念,考试永远要*,学校要上较好的,交往对象一定是特别优秀才可以。然而较近这几年,几段恋爱谈下来,我发现自己无法维持一段恋情超过3个月。每次恋爱初期都特别美好,但是一旦接触久了,他们的缺点稍有点暴露,我整个人都不好了,总想赶快结束这段难以接受的恋情。
@Nancy小时候,父母总是对我要求很高。当我考了98分,他们会问我为什么没得满分,考了班级*,就会跟我说:又不是年级*,有什么好骄傲的。我一直顶着这样的压力成长,告诉自己,以后我有了孩子,一定不会这样对ta。现在我女儿已经几岁了,我每天都在努力克制对自己孩子的要求,只希望她能成长得开心一点。
为什么我们会不自觉地追求完美呢?
追求完美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好处和影响?
如何放下一些追求完美的情结?
完美主义(perfectionism)分为两个方面:*,是对完美的渴望和追求,这一倾向在很多时候是具有优势的,这给予他们强烈的动机去努力达成目标;而另一方面,是对错误的规避。哪怕是一点瑕疵,都不能容忍。
是什么让我们变成完美主义者?
1. 对于失败的恐惧常常把没能达到设定的目标,看做是自己能力不足所导致的,成为了证明自己没有价值的证据。因此非常害怕失败。
2.全或无的错误信念经常出现极端化思维,没有折中的状态。如果没有成功,那么就是彻底的失败。假如计划中的一环没有完成,很可能整个计划都会放弃。
3. 幼年缺乏安全感完美主义倾向往往是幼年就开始形成的。小时候,只有取得完美的成绩才会得到父母的关注和赞扬,这增加了他们变成讨好者的可能性。
过于追求完美主义该怎么办?
当你发现在生活、工作中,经常会纠结于自己犯的错,那你可能就需要试着做出一些改变了。
1. 意识到并纠正错误信念**完美是不存在的,谁也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无菌环境中,所以要学会接受失误。比如,设定更容易实现的目标和计划,并且允许自己调整。
2. 行为上的暴露疗法当出现失误的时候,试着让自己容许ta的存在,能补救就补救,如果不能,就试着忽略,不要让失误影响之后的进程。 可以从很小的事情开始练习:在本上写坏了一个字,不要扔掉整个本子,而是试着先去撕掉那一页。慢慢地,就可以只划掉那个字,然后继续写。
3. 寻求专业帮助完美主义者对于优秀的渴望是外部驱动而非内部驱动的,是遵从外界(包括父母、朋友、学校、社会)施加给他们的标准,因此通过自己的成就来证明存在感。如果追求完美对你的生活、工作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帮助。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追求完美。
但有时候,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反而更不容易。你有哪些追求完美,或者接受自己不完美的经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