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心理学院 > 心理文章 >

内耗严重怎么改善?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验:

经常觉得累,觉得压力大,其实也没干什么。


经常觉得活着没意思,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有时候清楚了自己要什么,有了努力方向,还没怎么干呢,就累了。


然后打了鸡血,但坚持不了多久,不一会儿鸡血就干了。

这实际上是因为你内耗了。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你内耗过多的时候,你外在能投入生产的自然就少了。这时候你想想外面的事,什么都还没干,一想,就已经累了。

内耗的很大原因来自于你内心的要强,想要变得优秀。你想要的优秀很多。

你想要好的成绩。


虽然你想要的不是大富大贵,但是你总容易对自己外在不满意,希望自己做事情做的更好,有更多的成绩,有好的品味、长相、知识……

你总是对自己的习惯不满意,想要好的习惯。

希望自己能够坚持健身、节食、规律睡眠、做事有始有终、有执行力、有时间规划……

你总是对自己的性格不满意,想要很多好的人格特质。

希望自己是个勇敢、坚强、乐观、勤劳、充实、果断……的人。

有时候你会在看到别人的时候,默默羡慕,寻思着我也想有这些。

有时候你会在看到自己不够好的时候,感到丝丝心凉,想努力改变自己。

更多的时候,你都在跟自己默默较劲:我要变得优秀起来

也许你没有刻意罗列过你到底想要哪些优秀。但是这种默默较劲的感觉,我想你一定不陌生。

你想要的优秀很多。

你的应对方式通常就是打鸡血,鼓励自己,要求自己,鞭策自己,骂自己。不停地给自己偷偷设定目标,方方面面。

结果越打越累。结果就是你马不停蹄的在改变改变改变,努力努力努力,即使你的身体没有在努力,但是你的心却没有一刻放弃努力。

于是就内耗了。

你想要做的越多,目标越是庞大,渺小感越是强烈,无力感越是强烈。

在现实生活中,你追求更好更优秀、想有某项好的特质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你一定要追求,就有问题了。

首先对自己伤害是巨大的。

尽管你在努力追求优秀,但不可否认的是,糟糕也一定会发生。因为没人可以做到事事、时时优秀。

何况不一定发生了糟糕,只要你的标准和参照物有问题,你就很容易体验到糟糕。

每当你体验到糟糕,你会怎么对待自己呢?

通常时候,会告诉自己这是不好的,不对的。你就开始讨厌自己,嫌弃自己,骂自己,恨不得扔掉自己,杀死自己。

这时候你就没有活在自己里了。你活在幻想里:要是我能够实现另外一个理想的自己,该有多好啊。

“一定要优秀”的心越强,你会越排斥体验到不优秀的自己。

你越是讨厌糟糕的自己,你就越需要花精力来排斥自己,你就越来越累。

做起事来就越来越力不从心,就会做的更差。然后更排斥自己,进入死循环。

这就是内耗。内耗让你精疲力竭,让你的生活越来越不快乐。

人较大的内耗就是对自己的排斥。

差劲让人痛苦,比起差劲更让人痛苦的是对自己差劲的排斥。

鉴于你的某些心理问题,其实你体验到糟糕的概率和时间都是非常大的,远远多于对优秀的体验。所以多数时候你的潜意识里都在完成着自我排斥而内耗着。

代价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对他人伤害也很大。

你越是内耗,你心情越容易糟糕,情绪容量越低,对别人的宽容度就越低,对别人的要求就会越高。这时候你也看不到别人的承受能力,只知道一味的去要求。

但是别人不是你啊,不像你这么能强迫自己,慢慢就不想跟你一起玩耍了,然后你就伤害关系,失去他了。

有人说,那难道就不追求了吗?难道追求优秀、负责任、充实、勤劳、坚强这些都是错的吗?

不是的。追求优秀成绩、好的习惯和好的品质是很好的。

让人痛苦的不是追求本身,而是对追求的执着。如果你的追求超出了能力、不符合情境,你的挫败是必然的。

当没有体验到优秀的时候,你怎么对自己就很重要了。

你能允许自己有时候就是不好吗?

你能允许自己有时候做错表现差吗?

你如果说,能啊,那,这次能允许吗?

健康的状态的是,优秀了的时候享受,糟糕的时候接受。有精力的时候努力,没精力的时候休息。

接受A和-A交替存在,才是一个常态。更多时候,它是不受你控制的,不经意间-A就发生了。如果一定会发生,为什么不是这次呢?

当你允许的时候,你就不再排斥自己了,不再跟自己较劲了。内耗降低,对外的精力就较大化了,反而是越做越好的。

明明该学习了,却控制不了打游戏,那就接纳人的自制力就是有限的。打了游戏了,安心打就就好了,别自责了。自责完了一会儿学习效率更低。

所以别要求自己时时、事事都能强迫自己。

人生如此多艰,糟糕在所难免。糟糕后,还嫌弃自己。就是内耗。糟糕后,原谅自己并安慰自己,就是积攒能量了。

如果你可以接纳自己,不再排斥自己。那恭喜你,你开始活在自己里,跟自己呆着了。内耗就拿掉了。

你依然可以追求优秀。只是当体验到不优秀的时候别再排斥自己。你可以和你的糟糕在一起,然后努力。并非先花时间去骂它排斥它。

不再大量内耗的时候,你的优秀就会自然发生。

当你愿意活在自己里,跟自己呆着的时候,自我反思才可能开始,成长也可能开始...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