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心理学院 > 心理文章 >

孩子很容易被影响(下)

4好标签使用不当,同样伤害孩子

 

有的家长会说,不就是给孩子贴上好的标签吗?简单!

 

但并不是只要给孩子贴上了好标签,他就会变好。

因为,贴好标签也需要技巧。

 

孩子表现好的时候,应该表扬,但是不能在任何时候夸大其词地去表扬。

 

常常受到表扬的孩子,一旦发现之前的表扬并不是事实,就会陷入失望、迷茫。

 

不切实际的表扬,另一方面会让孩子过于自信、爱慕虚荣,时而又过于沮丧、自卑,变得不会实事求是地去面对问题和挫折。

 

5、对待孩子少一点情绪化批评

 

一旦孩子出现过失的时候,家长的表现通常是情绪激动,脸色发青,手舞足蹈,念念有词,眼睛发直,声音分贝高,语言速度快,一阵狂风暴雨,真可谓酣畅淋漓!

 

好了,说完了,骂完了,心里也痛快了,也平衡了。

 

而您可能不知道,当家长大费口舌的时候,大多孩子心里算计的却是:

现在是骂到一半了!

再忍耐一下,就快骂完了!

 

家长在呵斥孩子的时候也会突然停下来问:

你听明白没有?

孩子马上反射说:听明白了!

家长问:记住了没有?

孩子回答:记住了!

家长问:以后还犯不犯?

孩子回答:不犯了!

 

这时候如此痛快地敷衍只是为了早点结束这场暴风雨。

 

如果有摄像机的话,家长看看自己的表情和表现,真可以说是不堪目睹啊!

 

而孩子对您说的话往往不是能倒背下来,就是根本不知道你说过什么。只知道一点:我错了,所以你骂我!

 

就连错误带来的愧疚、不安也随着批评的咆哮声烟消云散了。因为他们很明白一点,骂完了一般也就没事了!

 

孩子**做的和感兴趣的事就是等待,等待这番责备的结束!

 

较后的结果就是口服心不服你骂你的,我做我的

 

您能指望这种更多带着个人情绪化的宣泄,主观的批评有多大作用呢?

 

6、用具体的指导代替抱怨指责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

创造一个孩子很容易、塑造一个孩子不容易,但毁掉一个孩子却很容易,我们不能轻视孩子的情感。

 

在生活中,首先应该尽量发现孩子的长处,并给予鼓励和称赞。

 

此外,对孩子的进步先肯定、再提要求,强化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而不是把他的成绩放在一边,只说再接再厉

 

事实上,很多孩子顽皮、淘气、好动,这些都可能是好奇心使然,并不能**说是好还是坏。

 

有时候孩子做了错事,也很可能是对成人行为的一种模仿,是无意识的行为。

 

当我们对孩子不满意、想要批评孩子的时候,不应该任性、放纵地指责孩子的人格和品质,而是应该就事论事,指出孩子哪些具体行为是不恰当的,应该怎么做。

 

当然,有时候,我们自己可以做到不给孩子贴标签,但是在学校,在朋友群中,他还是难免被其他人贴上标签。

 

这时,我们要告诉孩子:标签是固化的,但人的行为是可以改变的。

 

每一个家长都应该让孩子知道:

标签下的我们,

不是真正的自己。

家长对孩子有信心,

孩子就会越来越有自信;

那些被贴了标签孩子,

会因为家长对他没有信心,

变得真的越来越有问题。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