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好好的关系,会因为孩子,而变坏。
本来小夫妻单独住着,蜜里调油,生活相当滋润。自从有了娃,公公婆婆进了小家。
然后矛盾来了。一个觉得冬天要多穿,另一个觉得冬天穿凉一点好。一个觉得早点训练大小便,另一个觉得尿不湿可以穿到两三岁。一个觉得孩子小不能惯,要打,另一个觉得小孩子要包容。诸如此类小事,两代人一年可以吵365架。
然后每天都是宫斗、开撕,争夺家里这个男人的支持,宣誓主权。为此闹到离婚的也不在少数。
老公开始数落你不懂事,老人帮你带孩子,你要感恩,不要那么多要求。
让你较难忍受的是,你特别像个外人。婆婆不是你妈妈,你老公不是你老公,而是她儿子,甚至你的孩子也只是她孙子。
很多女性都问,婆婆为什么特别不把自己当外人,为什么老公跟她更像一伙的?因为代际强迫性重复。她当年也是跟孩子相依为命过来的。她跟孩子一直就处于融合未分化的状态,所以他们之间感情的连接深,浓度高。
而且儿子就是她理想化老公,所以你的孩子的教育,她会觉得自己有权干涉。因为她看孙子,就像是自己的孩子。
所以带孩子要么你就听婆婆的,她想怎么带就怎么带,你难受,你心里像吞了一万根针,你也只能忍了,要么你就自己带,谁也不指望。
那种凡事拎得清的婆婆当然也有,能否碰得到,就要看你的运气了。
你也可以请自己的妈妈来带,你们之间会少很多矛盾。风险在于那个离你本来就疏远了一点的男人,有可能被推的更远。
如果家庭经济宽裕,还可以请专业人士来带孩子,确实能使关系简单化。
如此看来,当妈真的是太惨了啊。
我听过一个故事:
一个婴儿即将出生,他很不安, 问上帝:明天我就要到地球上,可我什么都不会,也听不懂他们的话,怎么办?
上帝说:你不同担心,我已经为你选好了一位天使,她会守护和照顾你。
婴儿又问:听说地球上有很多坏人。
上帝安慰他:放心,那位天使会保护你,她爱你胜过自己的生命。
婴儿很开心:真的吗,快告诉我天使的名字!
上帝笑着说:你可以叫她“妈妈!”
妈妈这个词,被赋予太多神圣的意义,伟大、无私、牺牲、温柔、包容……从积极角度看,这是好的,促进每一个妈妈爱护自己的孩子。
但是坏处也显而易见。这种赋意方式否认了妈妈作为一个人的生物本性,她也会累、会烦、会生气。
当一个妈妈带孩子疲倦、生气的时候,当你希望有人能理解你,能帮你的时候,总有人来指责你,怎么就你带个孩子,那么多事,怎么就你脾气差。好像妈妈就只能保持高兴、慈爱。
然后我们就陷入了矛盾之中,时而生气,时而后悔。我们对孩子的恨,就无法正常表达。全部被压抑起来。
但是所有压抑的情绪,都会寻找表达的机会。在以后的岁月里,我们会借着爱的名义,对他胡作非为。我们打他、骂他、控制他都心安理得,因为这是爱。较终我们跟孩子也只能建立一份低质量的关系。
而且,从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能看出我们曾经如何被母亲对待。可以从这种养育方式里,看到自己当初想要却没有得到的,因为孩子柔弱,我们可以从对待这个完全无辜的人的方式,看出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所以,孩子是块试金石,考验了我们所有的关系,包括我们跟自己的关系。
为什么很多妈妈,生了一个,还要生。
主要看身边的这个男人。
如果你们协作的好,或者他能理解和帮衬你的不易。当你跟他吐槽,你也有很烦的时候,也有不那么爱孩子的时候,能得到他的共情。你就更容易做个好妈妈,更容易享受到养育孩子的快乐。你会更能感受孩子对你的,那独一份的,高质量的依恋。你会知道,原来真的有个人会那么需要你。
孩子还会给你很多欣喜,去抚平你的心酸。每当孩子柔嫩的小手摸着你的脸,当孩子花瓣一样的唇亲过你的脸庞,当孩子天籁般声音安慰你的辛劳,你会原谅这个世界所有的不对。
说到底,较重要的关系,还是夫妻关系。如果这根定海神针不倒,养育孩子虽然不易,但也充满乐趣。
倘若孩子一生下,就只是你的,你们的关系,从一开始可能就扭曲了。
所以生孩子前,夫妻双方确实要想好。孩子是个独立的生命,你们确定无论是顺境或是逆境、富裕或贫穷、健康或疾病、快乐或忧愁,都坚定地牵着彼此的手,给他较抱持的环境,较有力的支持吗?无论他优秀或平凡,开朗或内向、顺利或挫折,你们都会坚定地统一战线,鼓励彼此,给他较深的接纳、信任和爱吗?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恭喜你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