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心理学院 > 心理文章 >

“我爸聚众打牌,我报警了”

 
这个春节,是我们离家后与父母相处最长的一个假期。换作平时,爸妈恨不得在你身上装监控,监视你的一举一动。
 
然而,这个春节父母的关注点完全不在你身上,他们都快被不能出门给憋坏了。每天都想着法子“花式出门”。
 
 
微博上有位网友留言:
 
“我妈真的在家憋到演戏说自己心脏病犯了,骗我爸开车带她出去兜风。”
 
底下有好多网友纷纷留言:太真实了,我爸妈也这样。
 
由于疫情影响,我们每个人延期返岗,大部分时间都跟父母呆在一块。
 
今天想给你看的,就是 10 位在家憋坏的父母,也是 10 位可爱淘气的老小孩。
 
我希望即将返程工作的你,看完这 10 个故事后能给你们的父母一个拥抱,他们其实也需要你的关怀和陪伴。
 
 
 
我们社区里有个很大的棋牌室,可容纳一百多人。算是爸妈的娱乐场所之一。
 
平时我爸就爱去那玩,过年期间更不用说。大家扎堆去,也不戴口罩。今年由于疫情影响,棋牌室提前关门。我爸浑身上下都难受,每天都想着出门玩一会透透气。
 
我们社区有个很活跃的阿姨,最喜欢扎堆凑热闹。看棋牌室关门,就组织大家一起去她家院子里喝茶打牌。
 
我爸禁不住她几次三番邀请,瞒着我们去打了好几次牌。被我发现之后,狠狠教育了一番:
 
外面那么危险,大家都在听钟南山院士的话在家隔离。你倒好,抱着侥幸心理,隔三岔五跑出去。你都 60 岁的人了,怎么那么不听话?
 
我说了之后,爸爸嘴上说不去了,又背着我们一家人偷偷溜出去了。
 
那瞬间我就火了,直接拨了 110 ,叫警察来我们社区抓聚众打牌的人。
 
经过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之后,我爸蔫了,那个阿姨再也没有组织过打牌活动。
 
我姐觉得晾着爸爸,不理他也不好。他本来就是个爱热闹的人,这个特殊时期,我们应该陪伴他一起玩。
 
为了哄爸爸开心,我们一家四口组织了玩牌游戏,故意输给他。同时为了加强他的防范意识,我们将丁香医生、腾讯新闻、人民日报这些权威媒体推荐给他看。
 
这几天,我爸再也没有出过家门。连我妈下楼倒个垃圾,他都提心吊胆提醒她“戴好口罩”。
 
还时不时跟我们科普,特殊时期,大家一定要谨记“好好在家做个 D ,千万不要出门做个 2B ”。( D 指居家没有外出的安全市民)


昨天晚上,我爸做了红烧肉。晚饭后,他收拾了碗筷。看了一眼我妈,暗示我们开工时间到了。
 
我和姐姐都笑出了声音,我爸瞬间就脸红了。于是我们拿出牌关掉电视,准备在爸爸那里赚点“生活费”。
 
其实,当我们愿意花点时间陪伴父母时,他们便是家里最靓、最活跃的仔。
 
 
我跟我爸妈是三个星球的人,只要呆一块就必然吵架。
 
因为我妈实在太无聊了,而且控制欲十足。
 
我工作时,她会来捣乱。有时候我半夜用手机回复工作信息,她还会冲进来:你干啥呢?整你那破手机,一天天就知道玩,信不信我给你扔了。
 
我做 Keep 运动时,她非得站在一边吵闹,于是我拉着她一起做HIIT平板支撑。本想着让她累到没劲吵架,结果她三秒不到就累倒。
 
我玩吃鸡游戏时,她一个劲站在我旁边囔囔。我帮她下载了一个吃鸡带她一起开黑,结果我妈吃鸡超级手残,跳伞下来刚出门就被撂倒。
 
结果她一直开麦跟对方喊:别打我,我有队友就在那个房子里。
 
无论我做什么事,我妈都会跟着我,连洗个头都能叉腰站在浴室门口看我半天。
 
工作、恋爱、吃饭,都是我妈平时跟我吵起来的导火索。我妈平时特讨厌我抽烟,很多次打电话就是为了骂我这个事。我为了回家不挨骂,戒烟一个月。
 
回家到现在,我一直不敢抽烟。加上出不去,工作压力又大,整个人都有些情绪。
 
早上我工作时,我妈突然递给我一根烟:“要加油啊!”
 
 
 
其实我知道,我妈这样折腾无非是在我面找存在感。她需要我的关注和陪伴。
 
玩游戏时,我问她你的 ID 名准备叫什么,她脱口而出:我就叫宇宙妈妈。
 
 
这个假期,我发得最多的朋友圈状态就是:
不要出门;戴好口罩;千万不要去串门。
 
但是,我妈依然不戴口罩,继续串门,还说自己无所谓,反正不怕死。
 
气得我发了一条朋友圈专门 @ 她:少出门!别聚会!别说自己无所谓,万一自己携带病毒回家(潜伏期没有病症也会传染),就是一家人都有危险的。
 
 
 
气人的是,我最近发的朋友圈她都点赞了,新闻也是天天播放。然后该出去还是出去,唯一好点的是,戴口罩了。
 
但是,我们市区有确诊的病人,还有疑似病人被隔离。就在刚才,我妈还要坚持出门,我的情绪一下子就崩溃了。
 
她说天气好,想散散步。我们全家人一起劝阻,转发很多家人去散步全家被隔离的新闻给她看。
 
最后,她还是出门了。
 
好在,她可能感觉到了我的情绪崩溃,买了点食材就回家了。
 
我真的很不明白,手机那么好玩、电视那么好看、孙子这么可爱,为什么还要出门?她说:死亡率低于 4% ,免疫力好的人不会被感染。
 
我骗她说:我就是那个免疫差的 4% 。
 
自此之后,我妈再也不敢轻易提出门了。
 
 
 
我妈是个三甲医院的医护人员。
 
年前,我订好了机票和酒店,准备大年初一带爸妈去云南度假。我是北漂,我们一家三口很难聚在一起,只有春节才有时间。
 
结果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
 
当时网上发布“人传人”时,杭州和云南一例都没有。而且,云南是我一直想带爸妈去打卡的地方。
 
但是,武汉还未封城时,我妈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提前买了一些医用口罩和84消毒液备在家里。
 
果然,没过两天武汉封城了。我妈接到紧急通知,医护人员紧急回科室加班。我看到她的脸上露出了担忧。
 
 
那年,我妈得癌症,化疗放疗都没有将她吓倒,但是这次,她是真的怕了。
 
因为这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整个家庭和社会的事。
 
去医院之后,我妈一直不敢回家,她怕交叉感染。
 
我爸担心她吃不好饭,做了一些她喜欢的菜送过去。每次见面,我妈都要求我们戴好口罩,隔开 1 米远的距离。等我们走了之后,她才上前去拿饭盒。
 
杭州疫情挺严重的,我妈依然很有信心。
 
她相信只要大家能够坚守在家里不出门,她们就能在一线更好地奋斗。
 
我爸说,等这场疫情结束后,一定要给我妈补办一场婚礼。
 
 
这次疫情爆发太突然了,本来计划大年三十那天回家。结果成都人心惶惶,我干脆原地不动,不回老家过年了。
 
然而,让我意外的是,虽然我没回家,错过了这个和家人的超长假期,但是和父母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了。
 
以前我一礼拜,甚至一个月才打一通电话给他们。这次假期,天天视频聊天,就像刚和对象恋爱时那样。
 
 
 
虽然彼此没有在眼皮子底下,但是在视频那头,我听得到父母的唠嗑和拌嘴,也听得到锅碗瓢盆在妈妈手下的声音。
 
平时在家我反而感受不到这些,也懒得跟父母唠嗑。通电话时也是搪塞几句。但这次,我把平时欠家人的耐心都补了回来。还把原本该一起做的事情一件不落地做了。
 
视频里我们一起看春晚,包饺子、煮汤圆,由于异地反而聊得更加细致。挂了电话后,甚至回忆起以前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感觉。
 
还有,家人真的是随时随地都会接你电话的人。
 
昨天凌晨,成都发生 5.1 级地震,本能拿起手机跟朋友吐槽,结果不小心按到爸爸上一个微信通话。
 
我赶紧挂断,爸爸却打来了电话。那时候已经凌晨一点多了。
 
我想他一定是听到电话响,看到是我就坐起身来,打开床头的灯,靠在床上认认真真回我的电话。
 
妈妈还说,等这次疫情结束。跟爸爸一起请假来成都,好好陪我过个年。
 
 
 
因为无聊,我爸每天给猫洗耳朵。药酒、酒精、黄药水,然后今天还拿出了双氧水。
 
 
 
这个超长假期,我爸妈居然没有花式催婚。我妈每天在家跳广场舞,让我给她鼓掌。我更不该教我爸用 siri ,他愉快的在客厅叫 siri 帮他打电话,也就一天 10 来个的样子。
 
 
 
我爸真的是想出门想疯了。
我爸:我出门去倒个垃圾!
我妈:垃圾都没有,你倒什么垃圾?
 
 
今天我妈给我暗示想出门。
我妈:家里好像没有你喜欢吃的菜了。
我:冰箱里还有一堆啊。

我妈:家里还有牙膏吗?
我爸:你别想出门,用盐刷牙也可以的。
 
 
我妈:我想出门透透气。
我:电梯没消毒,不行。
我妈:那我走楼梯下去。
我:你是想在家躺,还是进 ICU 躺?
 
 
 
这个假期,我们耐得住寂寞,忍得了在家办公。一个人在房间里工作、追剧、看书。
 
然而,疫情将爸妈的社交圈打断了,他们无时不刻在想念自由的感觉。
 
出不了门的他们,将家里的能洗的东西都洗了;洗完东西之后开视频跟朋友碰杯喝酒;

喝完酒之后,央求子女开车陪他们去水库转转,据说那里没人。
 
微博上看到有个爸爸看着窗户外的蓝天唱起了《囚鸟》:我是被你囚禁的鸟,已经忘了天有多高。
 
报警阻止爸爸出去打牌,让妈妈考虑孩子的免疫力,都是很积极的方式。
 
壹心理专家委员会顾问,朱志慧老师,在前几天的直播中就谈到,在家与父母相处时,如何面对两代人的分歧。
 
想尽办法阻止,用亲情去说服家人,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采取行动。
 
但是最终,“我们需要接受我们的能力有限。有时候,为什么感到那么痛苦,就是因为我们不肯接受自己能力有限。我们可以做的是诚实,是在我们有限的能力范围内保护好自己,是不仅是身体上的隔离,还有心理上的隔离——不被周围环境的情绪所影响。”
 
至于宅在家里感到憋闷,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今天的二条是朱志慧老师的直播全文。
 
 
最后,温馨提示:
 
如果父母在家真的很憋屈,很多天没有出门了。子女可以在安全范围内做好防护工作,戴好口罩,陪伴父母去楼下散散步。也可以在家给父母们颁奥斯卡影帝影后奖。
 
毕竟这个特殊时期,我们能给对方最好的爱是陪伴和关怀。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