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心理学院 > 心理文章 >

为什么害怕被感染,又总忘记戴口罩?| 这6个问

 

1.

为什么害怕被感染,又总忘记戴口罩?

 

我前几天出门总是忘记带口罩,但是嗓子一紧,就想咳嗽,心里害怕可不要得疫病,为什么?

 

焦虑和安全感缺乏,是疫情下比较常见的一种应激反应。常表现为特别关注身体的各种感觉,将这些感觉与疫病联系起来。这缘于面对死亡的恐惧,也是正常的应激反应。接纳自己的情绪反应,不因自己的恐惧而恐惧,是适应当下情绪的第一步。

 

从现实层面来说,新冠肺炎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症状。以口液,飞沫,接触传播为主要方式。如果没有上述症状,并且近期没有接触过病毒携带者,感染概率较小。即使感染,多数也可以得到治愈。科学的学习疫病知识,做好防护,维持稳定健康的生活状态,都会对情绪的恢复产生积极的影响。

 

从潜意识层面,你的问题中存在一个冲突,一方面有对疫病的恐惧,一方面又会忘带口罩。可能存在内在需要探索的议题。对于这部分,可以增强对自我的察觉,或者在心理咨询中探索。

 

 

2.

为什么在家久了,人越来越烦躁

 

年轻人在家呆了段时间虽说不用去公司上班让他们觉得不错,但是我觉得我的孩子变得越来越烦躁,她自己说对什么事都嫌烦,这可怎么办?

 

您疫情当前打破了我们的生活秩序,因为不工作,一方面可以休息,但过长时间的休息,没有事情做,也会让我们感到烦躁和无聊,这些都是正常的。

 

而疫情现在还没过去,我们还要在家一段时间,所以这需要我们去主动重新去规划和调整我们的生活,去安排一些生活项目。当然这需要每个人自发的愿意和想办法去调整,想想看自己想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这时候一个人成年人是需要一些思考的空间,太着急的想要帮助他们,可能反而会让他们更烦躁。

 

当然,间接的影响孩子还是可以的,比如您可以先将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想点有趣好玩的事情做做,这样来带动和感染您的孩子。还有我们工作室,曾老师的课程1分钱就可以购买,是我们在疫情期间的公益活动。您也可以有事儿没事打开听听,因为内容有趣,年轻人很容易感兴趣,没准就找您要了。总之一个宗旨,给他们空间让他们思考,允许他们短暂的烦躁。同时自己充实有趣。

 

 

3.

为什么难舍疫情期间的全家和睦温馨?

 

我们一家人在疫情期间和睦温馨,以至于我有点害怕疫情结束,会回到各自位置。因为一家人与世无争似的在一起,太美好了。太舒服以后就不愿意面对现实世界了。我们一起锻炼下棋研究厨艺看书看电影弹琴,每天都挺充实快乐的。我自己觉得有分离焦虑,退行发生了,该展开怎样的自我对话帮助自己呢?

 

“不愿意面对现实世界”或许是你问题的核心。我想对于你来说,“现实世界”不仅指疫情,也包括疫情发生之前的现实世界。我猜想,在过往我们独自面对现实世界时,是期待得到一些来自他人的关心、帮助、支持的,但却不知道如何去表达、寻求这些力量。疫情的发生,让我们体验到了跟家人在一起的“美好”,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一直期待的那种支持。

 

这或许也是害怕疫情结束的原因,因为在我们的内心,疫情结束,这种“美好”的支持也将一去不复返。一切未被表达未被看见的情绪感受和期待,都会通过这种“变形”的形式表现出来。而疫情或许恰好也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让自己可以试着去体会、觉察内心的真实感受,看看自己在情绪、情感方面希望得到家人的哪些支持或理解,并将这些去与家人坦诚地沟通交流,寻求他们的支持力量。

 

4.

为什么见到强者会进害怕紧张到发抖?

 

见到职位或者能力比我强的,内心会怯怯的,感觉到害怕,紧张,甚至可能还会全身发抖。有没有方法,可以让我学习,渐渐不那么害怕呢。

 

通过这个问题我可以看到你对自己的感受有很敏锐的觉察。当你感到害怕、紧张,甚至身体也会发抖的时候,有一些简单的方法可以帮助你放松和舒缓下来,比如深呼吸,转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或者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在短时间内做一些快速的有氧运动,这些都可以帮助你暂时缓解你的害怕、紧张的感受。

 

更进一步的,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尝试着去探索一下为什么当你见到职位或能力比你强的人会出现这样的感受,它的原因是什么?一个人职位或能力比你强,这对于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当你有这样的感受的时候,它会让你联想到什么吗?如果你对这个更深层的原因怀有好奇的话,可以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来探索一下,它可以帮助你更深刻地去理解你的感受。

 

我们如果可以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下面更深层的原因,我们就不会那么容易自动化地被这种情绪所控制了,而是可以对它有所觉察,继而能够让自己在行动上更灵活地进行选择和调整了。

 

5.

晚上睡着后孩子哭我听不到,因为我不爱她了吗?

 

我每天晚上都睡的特别沉,孩子在我旁边哭了,踢被子我都不知道,我是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啦。

 

带孩子是一件非常辛苦但幸福的事情。从有限的信息里,能够感受到宝贝应该还小,需要你全力以赴的照顾,不知道白天时间是不是也需要你投入很大的精力?是否有家人帮你呢?一定要保证自己的睡眠时间,因为在这个阶段,妈妈和孩子紧密结合,融为一体,爱自己就是爱孩子。你能睡好觉,宝贝才有营养。

 

 

6.

宅在家里想学心理学,请问从哪里开始学习呢?

 

宅在家要看书,有很多选择。在众多选择中,你选择了心理学。是基于对什么的兴趣,选择想了解心理学呢?疫情中的人间百态?看犯罪剧时的好奇?还是特殊时期与身边人相处的关系有困惑?……

 

心理学是一门学科,里面内容丰富。先看看触发自己兴趣的原因是什么,再搜索一下相关信息,就可以比较有的放矢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