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心理学院 > 心理文章 >

为什么有些人好像永远无法对自己满意?(2)

 
03.
那么,如何才能摆脱对自我的厌恶?
 
首先,你需要允许自己“失望”与“无能为力”,要明白世事无常,也要学会原谅自己。
 
曾经的失败并不一定意味着你不够好;而当你变得更好,失败或许也难以避免——事实上,再完美的人也会有困顿的时候。
 
其次,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以优势视角,而不是问题视角看待自己(from problem-based to strengths-based)。
 
从小受到的教育和成人世界的运行规则,都更多地鼓励人们从“问题”的视角来看待自己,比如,“我还有哪些不足需要弥补和改正”,“下次如果能避免这些问题,这件事情我可以做得更好”等等。
 
优势视角就是要让人们相信每个人都有优势和潜能,学会从自己身上不断发现长处,即便在最糟糕的情形中也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Hammond, 2010)。


 
想要在平时练习优势视角,你可以问自己以下这些问题,并给出答案(Braime,n.d.):
 
  • 在关于我的事/特质/能力当中,最让我感到自豪的是哪些?
  • 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最让我感到开心/兴奋?我的什么特质/能力帮助我在这件事情中获得快乐?
  • 最近一次遇到困难是什么时候?我的什么特质/能力/优势使我走出了困境?
 
这样的练习,实际上是在给你一些积极地看待自己的机会。逐渐地,你会在优势视角中感受到力量,而不再需要通过自我批评来逃避无能为力感。
 
在这个过程中,你也要学会接受“足够好”(good enough)的状态,并为此感到满足。
 
没有人能够永远完美、永远正确。比起“我为什么总做不到那么好”,我们更需要 “虽不是最好,但已经足够”的心态。这会帮助你逐渐接受那些“不可避免的失望感”。
 
另外,每当你内心对自我的批评与厌恶又出现的时候,不妨想象自己正在和最关心的人对话。比如,你的好友正在经历着你所经历的一切,你会想对Ta说些什么?(Freedenthal, 2013)。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自我厌恶者会因为自己各个方面的不足而对自己感到不满,而这其中最核心的,仍是“爱与被爱”的不足与匮乏。
 
那是不是“找到真爱”,就能摆脱自我厌恶了呢?不一定。
 
真爱不是全能的救赎。自我厌恶者内心深处对爱与被爱的渴望,很难被某一个人(the one)完全满足。
 
所以,不妨试着去在多个不同的人身上找到自己被爱的机会和证据,把对特定的某个人、某段关系的期待降低,那么,我们所感受到的匮乏、不满和失望也会随之减少。
 
愿你能给自己多一点的善意,也给自己机会,拥有那些你真正渴望的。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