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心理学院 > 心理文章 >

苏格拉底的秘密(五):爱、治愈和音乐(1)

苏格拉底的秘密(五):爱、治愈和音乐

译者:陈全

 

译者前言:2009年,心理治疗师鲁斯唐接受了法国文化电台主持人勒努瓦的采访,来谈一谈他的新书《苏格拉底改变生活的秘诀》。苏格拉底通常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人,是一位理性主义者,但也有人相反地认为他是一位基督主义者,认为是他提出了灵魂不朽的概念。鲁斯唐在自己的研究后,他却认为苏格拉底既不是理性主义者,也不是基督主义者,他认为人们对苏格拉底的通常印象其实是其弟子柏拉图所理解的苏格拉底。鲁斯唐还认为,苏格拉底是第一位真正的心理治疗师。拉康也深受苏格拉底的启发,他在研讨班《转移》中就以苏格拉底和阿西比亚德的关系来讨论了什么是爱。鲁斯唐的书现在虽然还没有翻译,但是柏拉图的书我们可以轻易地读到,译者高中的时候听闻其名声买了一套来看,当时并没有看出个什么名堂来,之后我就忘记了这本书。后来,因为研究鲁斯唐的作品,我又重新看了一遍柏拉图,我才发现这本书是多么地出色,我向大家诚挚地推荐这本简单轻松的“心理治疗实录”。对于心理治疗师来说,行动上而非思想上的改变到底怎么才能发生?我们且听鲁斯唐来谈一谈苏格拉底的经验。

 

 

 

雷利·安瓦尔(下文简称安):晚上好!

 

勒:我想,您将要为我们朗读一段柏拉图的文本?

 

安:是的,柏拉图的文本。我很高兴我选择的是有真实性的早期文本之一,这是一段在《会饮篇》结束时阿尔西比亚德对苏格拉底的赞词。这段赞词非常有意思,因为它紧接在对爱的讨论后面,阿尔西比亚德没有去说爱,而是说起了苏格拉底。从某种方式上来说,他证明了苏格拉底的存在就是一个能够唤起爱的炼金术般的存在。我相信这也许是柏拉图全部作品中最美的片段之一,因为这见证了对于阿尔西比亚德来说,苏格拉底在那,这就足够了。显然,他也要说出来,他说:“倾听苏格拉底的言语在我身上创造了一种困惑和着迷的状态。”他还继续说:“甚至听到别人转述你的话都会让我困惑和着迷。”我相信,作为柏拉图作品的读者,我们总会在某些时刻体会到这种经验,这个被转述的话语,不论是否真实,不论是不是柏拉图的,它总会在某些时刻让我们困惑。所以,这让我们从窘境走到了着迷,也就是说,我们在那时进入了某种恍惚的状态。这就是为什么苏格拉底的在场是迷人又扰人的,他的在场和他的话语实质上就是启蒙。

 

 

 

 

勒:我们来听听阿尔西比亚德所说的苏格拉底。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先生们,要不是怕你们说我已经完全醉了,我可以向你们发誓,他的话语对我有过奇妙的影响,而且至今仍在起作用。一听他讲话,我就会陷入一种神圣的疯狂,比科里班忒还要厉害。我的心狂跳不止,眼泪会夺眶而出。噢,不仅是我,还有很多听众也是这样。

没错,我听过伯里克利和其他许多大演说家们的讲话,我承认他们非常雄辩,但他们对我从来没有产生过这样的影响。他们从来没有使我的灵魂动荡不宁,深感自己的卑微。而这位当今的玛息阿经常使我进入这样的状态,使我感到无法再按原来的方式生活下去——苏格拉底,我这番话是你无法否认的——我确信,如果我现在听他讲话,仍旧会有同样的感觉,根本无法避免。他迫使我承认,当我参与政治的时候,我忽略了自身的修养,而这些事情全都需要加以关注。所以我只能掩耳逃跑——你们知道他就像一名塞壬——直到听不见为止,否则我怕会坐在那里听,一直坐到老。

还有一件事是我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从来没有感受到的,这就是羞耻感,你们从我身上也看不到羞耻感。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苏格拉底能使我感到羞愧。当他对我说应当如何处世的时候,我知道自己必须这样做,然而一离开他,我还是不免逢迎世俗。我像一名逃跑的奴隶尽力躲避他,但一见他的面,我就会想起从前承认自己要做的事,于是就感到羞愧。有好几次我甚至乐意听到他已经死了,然而我知道,他若真的不在人世,我会感到更大的痛苦。所以我要问你们,我该如何对待这个人?”(选自柏拉图全集中文版卷二《会饮篇》260261页)

 

勒:您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呢,弗朗索瓦兹·鲁斯唐?

 

鲁:这个文本已经说明了一切!我认为,这个文本,在几页中,重复了好几次:“告诉我,苏格拉底,我说的对不对?”

 

安:是的,他把苏格拉底当作了证人。

 

鲁:就像史学家把它认证成为真实的一样。我想说的是,这种着迷(possession),首先是一种失控(dépossession)。是阿西比亚德说自己着了迷,而不是苏格拉底说的。阿西比亚德说自己着了迷,那是因为他在苏格拉底面前失去了控制力,他被迫去做他平日里不会做的事情。也许您也可以说说您的启发?

 

安:你关于失控的回答是很有道理的,因为我没有完整地读柏拉图,我节选了这段文本,他说了:“然而一离开他,我还是不免逢迎世俗。”也就是说,阿西比亚德算不上一个值得称道的人。

 

鲁:不,他不是。

 

安:而苏格拉底爱着他,苏格拉底想用某种方式让他失去控制,阿西比亚德感觉到了,所以这时他逃跑了!同时苏格拉底又非常诱人,让人感动。我相信这是所有人都体会过的:既感受到真正的吸引力,同时又害怕陷入窘境,害怕陷入着迷,所以才会出现您所说过的摧毁(lannihilation)。我们总是害怕被摧毁的。

 

鲁:完全如此,拉康多次强调了阿西比亚德和苏格拉底的情爱关系,而我对它的解释是不同的。我认为,苏格拉底是一个喜欢和年轻男子交往的人,这在那时是很寻常的,但是他和阿西比亚德的关系是保持着距离的。

 

勒:阿西比亚德对此颇有不满。

 

鲁:是的。

 

安:就在刚才那段话中他还抱怨着。

 

鲁:是的,尤其是这段话,不仅是拉康派,还有其他精神分析家,他们都很熟悉这段话,他们都强调说,苏格拉底的性关系是一种保持距离的性关系。我不是这么认为的,我认为苏格拉底是在让阿西比亚德有所期待,但是却从来不满足他(tenir la dragée haute)。

 

 

                            (米开朗琪罗《创世纪》)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