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心理学院 > 心理文章 >

『人我之间』第六章 心理机转12


将世界分裂成好与坏的阵营并不一定是内在的破坏倾向所驱使的,对于好的内在客体与他们认同的好人所付出的忠诚也一样会造成分裂。保护好的客体的企图常常会在分裂中出现。例如,在1986年2月16日那周,当南加州的居民面临洪水泛滥时,他们同心合力组织起来。Yuba,Feather,Mokelumne,Sacramento,San Joaqui,Napa,Russian等河川泛滥,山谷里的居民为了保护家人与邻居而起身对抗洪水。他们重建堤防,挖通塞,建立庇护所,让流离失所的人获得歇息。他们为了彼此对抗河水。一些气愤与抱怨是针对其它人,例如陆军工兵。不过,多数初始的努力是把大家团体起来。此刻并不合适去讨论在世事的自然过程里河川是如何地透过淹没山谷的洪水来重新滋养大地。当下没有时间来强调整合想法的重要。此刻正是大家为维护共同利益而起身对抗共同敌人的时候,这种建设行为和分裂相当接近。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伦敦遭到轰炸。男人与女人形成强烈而且快速的依附关系。当外来的危险十分明显时,相较于全坏客体的那端,好与关爱的感觉比较容易得到。即使在和平时期,伴侣们会以共同对抗敌人的方式来修复他们的关系:他们回避世俗的世界,因为它破坏他们的关系。这是情侣间的“荒岛”(desert island)现象。它很快就有所转变。他们彼此支持以建立他们的事业与家庭,他们一起在这世界中,在某些程度上对抗这个世界,因为他们必须为工作、安全与家庭而竞争,必须保护彼此。

 

这种对家庭、朋友,与邻居、学校、球队的忠诚可以应用在城镇、州、政党与国家,甚至于意识形态与哲学。民主党对抗共和党、自由份子对抗保守分子、资本家对抗共产党员、民主对抗独裁。这种区分的倾向来自于一种敌对的立场,不过同时也形成自我选择下的忠诚。依附个人、团体或意识形态及借着建立界限以防范外来危险保护此依附,是我们最深层的需求之一。

 

因此以较全面的意义来看,分裂不只是一种婴儿期具破坏性的失败而造成了无法看到较大的样貌。它同时在建立爱的关系、家庭忠诚、信赖的友谊、爱国心以及为了某种事物献身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分裂将社会团结起来并且也把社会分离开来。

 

虽然分裂是个在许多场合中广泛地使用的名词,有些作者仍质疑它是否可做为一个技术用语。Pruyser(1975)指出这个字运用在自我与自体上的困难。再者,虽然这里强调客体关系单元的分裂,分裂可以用来指称将客体世界分成全好与全坏,英雄与恶棍而不涉及自体经验之分裂。在其他时候,分裂则可以专属于自体而不涉及客体世界的分裂。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