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心理学院 > 心理文章 >

『人我之间』第六章 心理机转30


九、认同

 

如果整合与分化逐渐摆脱掉情绪起伏带来的影响,稳固的自体与客体关系就会发展出来。可是,客体恒久性的取得并不表示我们就不再改变。我们仍然继续纳入我们所爱客体的部分,并且随之改变我们的自体影像。这种过程成为认同。

 

认同比起吸纳与内射是更有选择性与细致的。内射意味着纳入外在客体的行为、态度、情绪或举止。这个内射的客体或部分客体仍然是相当的“未消化”(unmctabolized)。如果整合与分化的力量发生,这个内射的客体表象逐渐被消化并且转变成新的心理表象。认同是把客体影像的部分归属于自体影像。

 

M.N.是个原先主诉有忧郁的二十五岁教师。她曾经是个顺从的小孩,并且遵守着中西部上层阶级家庭里明确的社会规范。在学校她开始迷恋一位教授。一年后这关系结束,她开始依附在一位同年龄、野心勃勃而有点自恋的男人。一年后他们结婚。

 

M.N.喜欢他会说话并且常常令人兴奋的丈夫,但是在他把注意力转移到追求学术后逐渐对他感到不满。她的几位朋友告诉她,他们对于威廉姆斯(William James)著作的兴趣。他对内在世间鲜活的描述让她神往,也部分地填补她内在的空虚。她想要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内在世界,然而却发现了深层的匮乏与空虚。就是这种孤独与无能为力的感觉让她接受治疗。

 

在治疗的第二年,她解释自己在感到寂寞与无助时如何唤起脑海中治疗者的影像。“我在下课休息时间被学生包围着。他们把我榨干了。他们的要求是这么多,我不知道怎么办。然后我对自己说,“D医师他会怎么说?”好像我在电话线上听到你说话:“听起来你好像觉得自己应该满足他们所有的需求而不是部分的需求。”我就觉得好过了些。我知道这是我的想法,不过我却可以听到你说话的声音,好像你就在房间里和我一起。”

 

M.N.已经内射她的治疗者作为好的内在客体,而治疗者帮她调节自己严厉且自我批判的要求自己做一位完美的照顾者与老师的需求。她的自体影像仍然保持与治疗者影像清楚的分化。

 

几个月后她表示自己计划回到研究所并且学习成为一位心理治疗者。她开始把一部分治疗者(客体影像)归属到自己的自体影像并且依着这种新的自体感来行动。她也以更细微的方式来认同她的治疗者。她比以前容易地维持自己的自我评价。她不再需要唤起治疗者的影像来安抚自己,反而是可以提醒自己足以应付。当她丈夫要求她打消回到学校的想法时,她以类似治疗者的方式肯定地驳斥先生的想法。她野心勃勃地充实自己,这一点甚至在治疗里面也显示出来,虽然他的治疗者在特质上并没那么勤奋、有野心。

 

这时候,内射已经让步给认同。M.N.把客体影像归属到自体影像。她学着认定自己是有自信、肯定而且有时野心勃勃的人,相似于她的治疗者但仍有不同。她并没有回到自体他体共生融合状态,而是由选择地采用了治疗者的一些特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