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喜欢敢光明正大嫉妒别人的小S
1.
怎样才能不嫉妒朋友?

经常看小S节目的观众都知道,小S黑林志玲成了节目的标配。从《康熙来了》到《吃吃的爱》,小S从林志玲的身高到外形,从年龄到作品,事无巨细一鼓作气地在黑林志玲的路上走出了自己的风格。有人说,她怼林志玲的语句都可以绕地球两圈了:“林志玲我只能说她是傻大个儿”“越看林志玲,觉得她越讨厌”“你们都知道,我恨林志玲啊!”
她毫不忌讳地表达对林志玲的嫉妒,那旷日持久的“恨”味即使隔着屏幕都能真切地感受到。这也许是小S受欢迎的其中一个原因,她敢于把自己的“阴暗面”在大众面前真实地表露出来。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也有像小S一样高浓度的嫉妒,却没有她坦诚谈论嫉妒的勇气。
一位姑娘在知乎上发了一篇帖子,她说昨晚一位要好的同事携新男友请她吃饭。同事的新男友是个高富帅,年薪100多万。她替他们高兴,也真诚祝福他们,但她也发现,自己内心并没有那么高兴,甚至有点失落。还隐约有点不希望他们好下去的感觉。
回家后她一直在想,凭什么她长的没我漂亮,没我能干,男朋友却这么好?而我男朋友长相一般,年薪也才十几万,她越想越觉得不公平,一晚上没睡好。又惊觉自己竟然希望他们过不下去,她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觉得自己太不善良太阴暗了。于是,怀着复杂的心情,她发出灵魂的拷问:怎样才能不嫉妒朋友?
2.
我嫉妒你颜值比我高,嫁得比我好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们真心希望朋友过得好,当看到朋友有困难时,我们愿意两翼插刀,上刀山下火海,唯恐自己做得不够;但当他们真的过得好了,特别是比我们好的时候,我们又隐隐的希望他们不要太好。我们一边责备自己一边又控制不住自己的想法,常常被这两种矛盾的力量拉扯着。
我们会嫉妒在颜值,才华,金钱,地位上比我们高的人。但不会嫉妒范冰冰的颜值,也不会嫉妒徐静蕾的才华,因为明星们离我们太远了,远到没有交集,所以也谈不上嫉妒。但我们会嫉妒小时候一起玩耍,那个长得没我漂亮、脾气比我暴躁的小姐妹竟然嫁的比我好;也会嫉妒大学里住在上铺的兄弟(姐妹),那个大学里翘了三分之一的课,毕业论文还是我帮TA东拼西凑写的,现在却职位比我高,收入比我好。当年什么都不如我,现在却比我强,想想就让人嫉妒!
弗洛伊德认为嫉妒“深深根植于无意识之中”,是童年的潜意识创伤经验的复现。
在我们很小的时候,父母就会把我们与别的孩子比较:“这个孩子10个月就能走路,我儿子一岁半才会走路,比我们家的强多了!”“这个孩子字写得真好,我们家孩子写得跟鬼画符一样!”于是我们也习惯了与人比较,如果我们在比较中获胜,就满心欢喜,觉得自己就是那个高高在上的猴王。
而一旦没有在比较中获胜,我们就会垂头丧气,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曾经挫败的经历就会被唤醒,一并被唤醒的还有“我不够好,我不如别人”的体验。一旦我们陷于嫉妒的情绪,我们往往只看到对方的长处,忽略了自己的优势。也无法看到自己拥有的资源。
3.
嫉妒是自我保存的一种策略
这么说来,嫉妒好像并没有什么好处。其实不然。
达尔文说:“物种之间的进化发展,都是通过物种成员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当某个物种经常挨饿时,其成员看到食物,就会想占有食物的欲望,而食物如果被同物种的其他成员占有,就会产生嫉妒,这种嫉妒引起争斗,争斗会使更强大的成员生存下来淘汰弱小的成员,从而促进物种的发展。
所以,嫉妒是人类在面对各种生存威胁时,所产生的一种本能反应。它是人类自我保存的一种策略。
在爱情中,会让一方“吃醋”的感情,往往也会更深厚一些。而当“醋”的浓度刚刚好的时候,双方的关系也会更好。这个“吃醋”,其实就是嫉妒。而当醋坛子打翻,我们往往很难形容那种酸溜溜的滋味,也羞于形容。这时候,嫉妒就会化装成愤怒、猜忌或冷漠。如果我们未能识别伴侣的情感,嫉妒便会带来无边无际的冷战或旷日持久的争吵。其实嫉妒通过“吃醋”的方式在说:我在乎你,我希望你也一样在乎我。但我觉得你好像更在乎TA,所以我嫉妒,我希望我才是那个对你更重要的人。
所以有人说,嫉妒是爱的标记。当嫉妒出现的时候,也是爱得浓烈的时候。
(未完待续。。。)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