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爸爸的观念传统,提议柔柔去上数学蹲坑班:“怎么把孩子的成绩搞上去?你考试人家看成绩,其他标准没有”。
妈妈却坚决不同意:
“我宁愿她周末好好休息,做一些她感兴趣的事情,保留她的天性,保留她对学习的兴趣”。
她对爸爸说了一句话,“要以终为始,不断回望,记住我们想让女儿成为什么样的人”。
对啊,你看到她在产房出生的那一刻,听到她*声哭的时候,你记得你希望她成为什么样子吗?
你会想,我的女儿,我希望你幸福。我要比我看到更多的风景,体验更精彩的人生,你的一生比我过的更没有遗憾吧。
较终,这句话,说服了顽固的爸爸。
爸爸妈妈的分歧,应该是典型的传统竞争教育观念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激烈碰撞。
在大多数父母选择为孩子补课、考试、升学的大环境下,他们没有因自己的焦虑就逼迫孩子,不怕孩子掉队让自己脸上无光,而坚持保持女儿的天性和兴趣。
这份坚持,实在太不容易了。
毕竟,看过《小欢喜》的人都知道。那一摞摞试卷、一次次排名、课后还要再上N个小时补习班,做作业做到晚上11点的场景,过于真实。
我们大部分人,都是被《三年模拟五年高考》折磨得死去活来,才能挤过一次次考试的独木桥。
在爸妈的支持下,柔柔放弃了高考,选择去美国读书。她的成绩几乎全是A+,还能教美国人数学。今年,还拿到了10个大学的offer,进了在美国排名前50的普渡大学。
这个保留了天性,又开始懂得与世界,与别人相处的孩子,较后立志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所以她选择了教育学作为自己的专业,将来去帮助更多的孩子,就像大李曾经帮助过她一样。
张同道的《00后》本打算拍完幼儿园就不拍了,但看到孩子进入小学后,他遇到极大的心理打击。
“我看到那么有个性、那么快乐的孩子,一进入小学,整体遭遇了一场冰风暴。滑入了人生的低谷,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他不能善罢甘休。
他一定要知道这些孩子上了初中,高中是什么样,他们未来会是什么样。于是又开拍了。
现实世界里,很多父母和老师都把自己当成了监工。
她们喜欢问,我的孩子什么都不用做,只用学习就行了,这么好的条件他们为什么不珍惜。
我听着感觉像,我家的牢房条件这么好,牢饭美味,他们怎么不爱坐牢呢?
芭学园的园长大李在看完《00后》后说的一段话,让我非常感动:
看了《零零后》,家长们可以消除恐惧和纠结,带着安然的心去支持孩子度过困难和坎坷。
它使得看过这部片子的孩子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不止自己一个人会有不足。
所有的困难都可以被克服,即使在异国他乡半夜被赶出家门,被全体同学误解也能转换,即使被自己特别喜欢的学校拒绝也还是会有很好的学校可以去,再大的坎也有突破的那一天。
值得时时警醒自己的是,当我们有了孩子,在我们对孩子产生了希冀、为孩子设定了目标之后,我们常常会忘记孩子是人。
在使得孩子达到我们的期望和目标时,孩子付出的努力是在配合我们。而这时我们很容易忽视这一点而忘记了对孩子感恩。
忘记了警醒,每次我们面对孩子气急败坏时,其实是我们自己没有学会帮助他们。我们自己的无能和无知却让小小的孩子去背负。
于是慢慢地在我们亲爱的孩子灵魂中,某些地方就会成为阳光无法照到的阴暗角落,时间长了那里就开始发霉。
在他们成人后,就可能常常从那里发出恶臭,污染自己的生活和社会。 《零零后》是一道特殊的阳光,它能穿透那些黑暗的角落,杀死那里的霉菌,让那个角落明亮起来,散发出阳光的味道。 这就是,柔柔的数学显然是班级里较差的,池亦洋愉快地交了白卷,这里不应该是生长霉菌的地方,这里应该是被阳光照耀的地方。
谨以此文,献给不断挑战和打破框架的90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