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认为,听歌的时候每个人都会跟音乐产生一种“情绪链接”,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对一首歌曲流连忘返,而是这首歌带给我的情绪,让我们无法自拔。
为什么青春期听的歌曲,对我们影响更大呢?

因为这个阶段往往是人生“*次”的集中区:
*次因为喜欢一个人而热血沸腾;*次因为失败而跌得狼狈不堪;*次因为失去而痛得刻骨铭心;……
我们在初次体验一件事时,感受到的情绪往往是较激烈的,而这时候听的歌,往往与情绪捆绑到了一起。
有时候这种 “捆绑” 太强烈,甚至出现了条件反射,比如某天晚上听到一首《回到过去》,前奏一响,什么画面都还没想到,眼泪已经下来了……
回到过去周杰伦
可惜的是,长大后的新鲜事越来越少,我们变得司空见惯,习以为常,情绪也倾向于越来越淡、越来越压抑……
因此,那些曾经的疯狂成了我们怀旧时较难以割舍的部分。
我们怀念那个听周杰伦的自己,怀念可以不顾一切去爱、去恨的青春。
除此之外,“迷茫时期的陪伴” 也是我们爱杰伦的另一个原因。
青春期的我们往往处于 “自我同一性混乱” 之中,简单说来就是很迷茫。我们在探索 “我是谁”、“我将来要干什么”、“我要跟谁在一起”…… 等问题。
而杰伦的很多歌曲都有一个鲜明的态度和立场,都帮助我们在认识自己、认识这个世界。
比如小时候听周杰伦的《爸,我回来了》,我会开始去理解爸爸妈妈之间的关系;
听《止战之殇》时我竟然会萌生很强烈的 “拯救地球” 的想法;
听《星晴》时我突然体会到了什么是浪漫,突然很想去认真爱一个人;
……
周杰伦,他陪伴了80、90后的整个青春,除了疗愈我们各种各样的情绪,也教会了我们思考,教会我们成长。
不出意外,新歌一发布,老歌就一首首都被 “挖坟”。
隔壁的95后小姑娘一天都在循环老歌,简直就是心花怒放,比去见她男朋友还开心。
1.从大家的表情就可以看出来了,怀旧较大的一个好处就是开心
记忆往往储藏着很多积极的情绪,当我们回忆过去时,会有一种从现实抽离的感觉,进入过去的美好当中。
心理学家的研究还发现,怀旧时我们的体温会上升,感觉到一种奇妙的“温暖感”。
你或许会说,很多过去的故事都很伤感啊,不一定是开心的。
确实如此,但是你会发现,回忆青春期那些伤感的记忆时,心情往往还是很兴奋,比如朋友聊起帮闺蜜追自己喜欢的男生,本该是一个伤感的故事,但是她讲得眉飞色舞,痛苦好像没有那么重要了。
那是因为很多记忆都被“过滤”了,留下了美好的一部分。就算是挫折、困难,我们也会觉得“已经过去了”。
所有的不如意都过去了,丧失的是一些不值得的,而留下的是青春美好的模样。
2.另外,怀旧也是一种寻找安全感、归属感的方式
你会发现,大家从歌曲中回忆起来的片段往往不是孤立的,而是有重要的人在。
那个转学的男生已经不再联系,但是他曾经让她充满了安全感;
自习课上一起偷听MP3的同桌,虽然已经天各一方,但是我们曾经一起疯狂,做了很多一个人不敢做的事。
当长大后很多事情需要一个人去面对时,怀旧就是我们安全感的来源,让我们对抗孤独。
青春的人和事都回不去了,还好有杰伦的歌,能让我偶尔回到过去自在一把~
说了满屏的回忆,突然想起杰伦曾经说:“听到大家说我是青春的时候,心里其实是开心的,但是又有些感叹,原来你们只在回忆的时候听我的歌,现在不听了吗?我希望我不只是大家的青春,而是大家的一辈子。”
很多时候不得不承认,我们确实总是在回忆时听这些歌。
然而,过去的记忆,可以触及未来吗?
这时候想跟大家说另外一个有趣的心理学实验: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曾招募了一批被试,调查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怀旧喜好”。然后再问他们两个关于死亡的问题,想要唤醒他们对死亡的想法和恐惧。
结果发现,那些喜欢怀旧的人,更少体会到死亡恐惧。
就如心理学家斯蒂基特所说:“怀旧唤起了我们珍贵的记忆,让我们相信个人的价值,觉得生命充满了意义,从而能勇敢地面对死亡。”
这么说来,就算等到60岁、70岁、80岁……我们还是能从这些过去的歌曲中获得满满的支持,感觉到生命真美好!
那么,
就听一辈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