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心理学院 > 心理文章 >

50岁刘嘉玲身家8亿:女人如何越活越值钱?

都说年轻是女人的资本,时间是女人的敌人。

偏偏有一种女人,和时间做朋友,年纪越大越值钱。
她们就是财商高的女人。
比如刘嘉玲。

“你将来赚到钱,千万不要跟人合作做生意,你有钱就买房子。”演员训练班导师对刘嘉玲说。
结果,1985年,她在香港买了一间74万的房子,在1991年以245万元卖出,赚了好几倍。
现在有点钱的普通工薪族,想必也会选这种稳妥的投资。


可是,当年香港楼价还很便宜,没有房产能升值的苗头,与她同期的女明星,不是用工资买珠宝,就是买名牌包包打扮自己,跟男明星谈恋爱,跟富豪传绯闻。


只有她选择把辛苦攒下的*桶金买了房子。

重点是,在她买房前,她还曾因为炒股票亏过钱。
她不是那种有富爸爸的孩子,亏了钱可没人来填坑。


她出身不好,15岁随父母从苏州去香港打拼,粤语说不好,英文不流利,没有好学历,看起来就混不好。


但她有点特别,就是对钱格外“看淡”——钱迟早是我的,没钱只是暂时的。
没有因为家里穷,总想着怎么省钱,而是去挣更多的钱;
没有因为钱丢过,诚惶诚恐守着钱,而是吸引更多的钱。


正是对钱拎得清,她敢把钱花出去,花在别人还不敢花的地方。
有人认为赚钱靠运气,自己命不好,也没碰到高人指点,才会错过赚钱的好机会。

 

但事实往往是,看到赚钱的苗头,你也不敢行动,总要想很久:「要不再等等吧?现在看起来也不像是能赚的样子。」、「身边的人也没动静,万一是我看走眼了,我可亏不起。」、「现在买了,要是将来我赚不回来,这钱怎么还?」……

 

当你还在犹豫,患得患失,看到有人下注才敢跟进,这个机会早已设下你迈不过的门槛。
想法带有惯性,当你不自信,觉得没有发财的命,就算有人指明生财之道,你也很难相信那些赚钱机会,而是找各种理由说服自己,这个机会是如何「不可行」。


你可能觉得,不,我们普通人怎么能和明星比呢?我有钱也可以像她那样。
我有个朋友也是这么想的。

 

她工作没两年,做电商的,平时特努力,回回喊着要月薪破万。

有次,她特兴奋,一个劲宣布:“我这个月KPI上去了,上万上万了!”

可是,一周后,她生了场大病,花掉了6000多块。

 

你可能觉得这太离奇了,但心理学认为,这是她的潜意识作怪:她害怕变有钱,所以把钱损失掉,而且是以惩罚自己的方式。
意识上,谁都想发财,但你的潜意识可能更想散财。


钱是中性的,钱能不能生钱,关键是钱在谁的手里,那人对钱有什么心态。
财商高的女人,她们能驾驭金钱,而不是被金钱控制,因为她们潜意识中有富人心态。


曾有记者统计过刘嘉玲的投资收益,传闻身价有八亿。
她在作客《金星秀》的时候,霸气回应说:“何止八亿,我整个人都是无价的!”
        

这是富人心态的一种,认为【钱≠我的价值】。

你可能会说,我也敢这么说。

很好。

 

因为,有的女人会说:“切,我有钱也会这么说。”

可是,为什么你没钱不这么说呢?

 

实际上,不少女性的财商,是被社会拉低的:「女人太有钱太强势,关系会很脆弱。」、「女朋友工资比自己高很多,怎么办?」、「老婆收入比你高三倍,你介意吗?」、「我宁愿变成富婆,孤独一辈子,也不要没钱。」

 

这些说辞都在暗示女性:你不要太有钱,钱多会伤害关系,是有害的东西。

这样看钱,久而久之,你就染上了穷人心态。

 

还有人会贬低有钱富婆,来换自己“没钱”的优越感。比如“女人有钱就是被包养”,“女人爱钱就太世俗了”、“财多身子弱”、“这么精明,跟着她是要吃亏的”、“这么有钱,怕很难嫁出去吧?”等等。

 

这些穷人心态渗透到潜意识中,让我们谈钱色变,无法正视钱:

别人送点昂贵的东西,会觉得特别不好意思;
遇到有钱人,心生胆怯,不敢交流;


不敢名正言顺催别人还钱,心里又特别在意;
常常考虑如何省钱,买贵了会心疼半天;
……

而财商高的女人不一样,她们能把钱看轻,心安理得花钱,有胆量敢赚钱,到了30、40岁,不为钱忙的焦头烂额,借时间的杠杠撬动财富,自然越活越值钱。

 

能驾驭金钱的女人,才能掌控人生的走向。​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