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心理学院 > 心理文章 >

小心!“高情商”可能正在绑架你自己!

 
这些年,朋友圈流行着诸如“真正优秀的人,早已戒掉了情绪”这样的论调。


就像村上春树说的“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去过自己另外的生活”。


但高情商的人,就是要不发脾气、跟任何人都能聊得火热、热心肠的老好人吗?


很多人误会情商是阉割自己的情绪,变成一个五官模糊,没有情绪,永远微笑的人。


但,恰恰相反,高情商的人是懂得照顾和表达自己情绪,即使那是愤怒、悲伤、痛苦。


a.高情商的背后,或许是自卑和敏感


因为他们担心自己不被喜欢,所以只能嘴硬着说不介意,让别人以为自己情商高,性格好,这样才能交到朋友,实际上内心非常敏感与忐忑。




显然,没有谁能做到完全不介意地“做自己”。


我们更在意的是,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否会让对方觉得自己情商低,是否会得到不好的评价?所以,我们往往会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迎合他人,还安慰自己“这是为人处世,提高情商”。


没有人知道,在这种迎合、强迫改变的背后,其实是“我看不起自己”的那份自卑与自我厌恶。


b.真正的高情商,是既让别人舒服又能做自己


我们常说做自己,现实却是我们经常对当下选择的方向很不确定,我很好奇:“自己到底是怎样”?


蔡康永曾经教给读者一个方法——栽培一个“分身”,将现实中的自我分成两半。


当我们处于社会标准之下的超我过于强大,导致自己很不舒服的时候,我们可以先放下当下的自己,通过自我问答,觉察自己的情绪与感受,问一问自己:


“我到底哪里不舒服?为什么不舒服?”


此时,当你觉察完毕后,又该如何处理过于负面的情绪?


那些所谓的负面情绪是很棒的体验。例如,因为后悔你才知道下一次要珍惜。你只要去体会,不断反问自己这一路走来是很舒服吗?一旦感受到自己不舒服,这就是转化的契机与开始。


如果我们可以承认明天也许不会更好,承认自己没那么强大,你活得更舒服,也更容易找到改变的出口,而不是一想到过于沉重就回避。


你还是可以去打游戏,和朋友喝酒、鬼混、失恋,只不过你要知道,这一切都会结束,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的支撑点,这才是我们值得思考的。


希望你能在做自己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做一个高情商的人。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