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心理学院 > 心理文章 >

在“性”这件事上,我们有必要达成这些共识?

 
4月6日,用户@Muhelos 发布了一篇微博。
 
里面曝光了一高姓男子在国外社交平台发布淫秽偷拍照的恶行。
 
这些照片拍摄于六年前,当时受害者还在上高中。照片里有女生胸部和臀部的特写。
 
该男子还记录了自己为女生“特制”饮品的场面,文字描述令人作呕。
 
4月7日,原曝光微博被删。@Muhelos发布了一个自述的视频,再次曝光男子恶行。
 
在视频中,博主还提到了一位女同学的经历。该同学因无法承受高某的骚扰,不得已休学一年。
 
而当她再次回到校园的时候,她不再与人交流,甚至有了抑郁倾向。
 
除此之外,博主还坦白了自己坚持曝光的原因。
 
尽管她说话的声音有些颤抖,但语气始终坚定且明确,她说:
 
第一,我不希望妥协。
第二,我不相信学校和法律惩治的力度;
第三,如果这件事不了了之,我也希望施暴者可以身败名裂。
 
她不希望妥协,是因为这种隐蔽的性骚扰需要被社会看到;
 
她不相信学校和法律,是因为过去有太多的不及时处理和不重视;
 
她希望施暴者身败名裂,是愤怒,也是不甘。
 
同日,高某被刑事拘留。4月8日,高某被南航基建解雇。
 
最终的结果似乎真的如博主所愿,施暴者身败名裂,得到惩治。
 
但一个禽兽被清除了,这个社会会变吗?
 


 
 01 
 
 
不会。
 
因为一个很残酷的现实:高某的行为绝非少数。
 
在缺乏性教育的社会环境下,隐蔽的性骚扰尤其猖獗。
 
就像朋友阿男,她在看到微博之后,就和我讲述了一段类似的经历。
 
一段让她十分厌恶的经历。
 
骚扰她的男生,是她的小学同学,也是班里的恶霸。从那时起,他就喜欢用“女人”、“妓女”,这种字眼去羞辱女生。
 
有一次,他叫喊着让阿男去吃春药,把阿男整哭了。
 
当老师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后,除了吃惊,也没有对孩子们做进一步的引导。
 
很不幸,到了初中,他们又在补习班遇上了。
 
男生不依不饶地,继续用婊子、妓女、做鸡,去羞辱阿男。
 
终于,阿男被激怒了。她直接拍桌子,站了起来,朝男生吼道:“闭嘴!”
 
还有一位朋友,她的遭遇更恶劣。
 
小学五年级的一天,有一位男生从她身后拍了一下她的肩膀。她下意识地转过身。
 
就在这时,男生脱下了自己的裤子。朋友吓到了,而一旁的男生却在起哄。
 
很意外?小学就已经出现了性骚扰事件?
 
或许在那些男生眼中,这只不过是恶作剧。但如果没有及时的引导和纠正,他们的恶作剧将会持续。等到他们长大了,很有可能就成为了一名施暴者。
 
因此,要想减少女性在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打击和羞辱,或努力打击施暴者的恶行,我们必须从根本开始。
 
从孩子的性教育开始。
 
 
 
  
 02 
 
 
谈起性教育,我们难免会有些不好意思。
 
这是因为我们对性教育都存在误解,以为性教育只关乎性交。
 
真正的性教育,其实是涵盖了两性关系、两性生理心理、家庭关系、个人意识等方面的学习。
 
 
真正的性教育,最终赋予个人的,是性自主权
 
这其中包括对自己性别的选择、性行为的意愿、偏好.....
 
它让一个人,在性相关的判断上,可以做出正确的决定。
 
不伤害他人,也不让自己后悔的决定。
 
性教育是每个人必要的成长教育,更是每个人人格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清楚性教育的目的之后,不少家长依然对性教育忧心忡忡,不知所措。
 
一是他们担心过早地接触性知识,会导致孩子过早地接触性行为。
 
这也是推行性教育屡受阻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可正如社会学家李银河所说的:
 
“性教育实际上是属于两害相权取其轻。”
 
孩子较早的对性有了认知,并要去尝试,这可能会造成一些伤害;
 
但如果没有接受性教育,在没有保护下做了尝试,伤害更大。
 
因此,性教育是一定要推行的。
 
其次是家长们不知从何时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性教育专家们建议是在更早的年纪。有的说从出生开始,有的说从两岁。
 
但重点是,我们不能像从前一般,以为小孩对性一无所知。
 
别忘了,孩子们会观察,会好奇,会模仿。如果这个时候没有正确的引导,他/她们对性、对自己、对世界的了解难免会产生偏颇。
 
举个例子,我曾经和几个有性经验的女性朋友讨论过一个问题:
 
“你的男朋友,会模仿小电影里的情节吗?“
 
她们都会意味深长地点头,回应出奇地一致。
 
而这一反应的背后,也有着说不出的委屈和无奈。
 
因为多数的成人电影,都是充满性暴力的,是不平等、不健康的性关系。
 
而不巧的是,这些成人电影,在“谈性色变”的社会环境下,成了不少男孩和女孩的性启蒙。
 
正如网友的那句调侃:
 
“如果没有日本的AV,中国性教育根本一片空白。”

(未完待续。。。)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