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心理学院 > 心理文章 >

中年叛逆:杀死循规蹈矩的自己,重启灵魂失联

3.
一场伟大的自我革命


这些人,究竟为何而叛逆呢?


为了自我革命。


当取悦他人无法再获得安宁,当循规蹈矩无力再承受拷问,当旧有模式禁锢了自我发展。


那么,即便是事业有成、妻贤子孝、年薪百万的人生,也要被推翻。


因为,这是“虚假自体”的政权,是与灵魂失联的人生。



当年红透半边天的韩国超级女星李孝利,曾在接受采访时说:


我一直尽力满足别人的要求,从未真正关心过我自己。


觉得开豪车穿大牌给别人看,就算是成功了吧。


即使在家一年365天都用一个旧毛巾,自己生活的房子乱七八糟。


这是一个虚假自体的典型代表。


温尼科特认为,如果母亲无法敏感地对婴儿的需求做出反应,婴儿便只能被迫顺从母亲心意,以求得关注,获得生存。


无法“爱他所是”,孩子就会发展成“如你所愿”,压抑真我,用假我来适应环境,讨人欢喜。


虚假自体掌权的人生,本质上是一种生存策略的延伸,也许是顺遂、成功的,却少了独特、原创的部分,割裂的身心失去了共振的活力,也没了真实感。


所以,内心是不和谐、不幸福的。


即便如此,也并非人人都有面对的勇气,潜意识中对改变和失控的恐惧,让很多人刻意忽略了来自灵魂的呐喊,继续浑浑噩噩的沉睡。


只有少数勇敢的幸运儿,在震荡之中睁开了眼睛:


“上半生光为别人活了,下半生好好为自己活一次吧”。


在事业低谷中,李孝利也醒了过来。




她卖了豪车和名牌,从大别墅搬进普通住宅,按照喜好装扮房间,为自己添置了新毛巾、新床单,开始愉悦自己。


情场浪荡的“渣女”,还遇见了真爱,尽管这个男人,在别人眼里平平无奇。


甚至在婚后摒弃一切浮华,和老公隐居济州岛,过上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这些“真我”的体验,给了她无与伦比的快乐,她头一次感觉,自己如此真实的存在。


丰子恺曾说: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


如果说青春期的叛逆,是为精神独立而战,那么中年叛逆,就是为追寻灵魂的踪迹而发动的一场革命。




4.
带上真心,去大冒险


诚如刘敏涛所说,中年叛逆是一场冒险。


这个未知的旅途,充满了全新的经验,或美好,或危险,或迷雾缭绕,漂浮着大片的不确定性。


探索之中,需要勇气、力量和智慧的相互制约与平衡,否则可能会出现:


① 矫枉过正


咨询室里,一个女人聊起自己的婚姻:


我受朋友的影响,突然觉得活得很没自我,过腻了逆来顺受、相夫教子的生活。


很多女人,不都是离婚了之后,才找到自我的吗?


所以,我离婚了,但并没有什么用,反而更糟了。


叛逆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在寻找真我的过程中,不得不发动的一场自我战争。


推翻“旧我”,是为了给“新我”让位,这个前提,是“新我”已经足够强大,能够带领方向,并在杀死、保留和发展之间,拿捏住分寸。


并非为了叛逆,而不择手段。


② 冲突和反复


叛逆之路上遭遇危机,有的人会陷入高强度的自我攻击: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瞎折腾,我看你就是自讨苦吃。


当初灵魂的召唤,变成了现在的“冲动”和“胡闹”,才亲手终结旧模式,却又对新模式充斥着否定。


卡在冲突之中,痛苦不已。


然而,真我并不承诺顺遂和成功,它不在意世俗的得失,只是一个生命力更舒展、更忠于自己的状态。


如果没有活出这样舒爽的感受,一定是打开方式不对。


③ 力量枯竭


也有人,走着走着,又沿着原路走回去了。


也许是环境不够友好,缺乏支持,刹那间的花火燃尽之后,又陷入一片混沌之中。


“不是说靠自己吗?咋又被男人养着了?”


“厨师梦没实现,放弃了,又回到了厂里上班。”


当自我力量不够,要积极寻求“外挂”:看书、听课、交友,充分积累资源,增加新的客体经验。


这张网,能托起孤单、无力的人,继续尝试和探索。


毕竟,并非每个人都是斯特里,即使穷困潦倒、众叛亲离,也依然有舍弃六便士、拥抱月亮的能量。


朋友说,35岁之前,人生在梦游。


梦醒之后,游戏才真正开始,所以,不妨大胆一些,更野一点。


祝有勇有谋的各位,冒险愉快。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