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心理学院 > 心理文章 >

『人我之间』第六章 心理机转9


四、分裂

 

分裂(splitting)和内射、投射都是客体关系理论中主要的心智机转。根据Kernberg(1980)的看法,分裂是主动地“将自体与重要他体的矛盾经验分别开来”。这些矛盾的内在元素仍然在意识层面,不过却被时间或地点分开来,并且不会影响另一个。虽然分裂不会自行出现,直到复合期,它的胚芽(anlage)可以在共生期发现。

 

W.J.是一位二十九岁的接待员,通常穿着很别致,有天来治疗时穿着牛仔裤和皱皱的上衣。她坐下来,盘起双腿坐着,瞪了一会儿,叹了口气后说,“我觉得糟透了而且很孤独。不论怎么样都没有人会了解我。有什么用?我甚至于不知道我为什么来这里。”

 

患者处于全坏的自体他体状态。她描述自己是孤独或被抛弃的。她的情绪糟透了。她描述她的客体不了解她或是缺少情绪上的参与。像这样的全坏的客体关系单元,有时候称为“分离的母亲”(mother-of-separation)。W.J.并没有真的退化到共生的全坏经验里,痛苦地哭号,因为她仍然使用言词来描述自己的感觉;不过,患者所描述的与一个又冷又饿又被抛弃的孩子所感受到的之间当然有对应关系。

 

他的治疗者说,“你一定对我失望。你请我就是为了要了解你、帮忙你。但是你仍然觉得没有人了解妳。”

“噢,不,”她说,“不是你。你是唯一关心我的人。来这里后我觉得好多了。是我那混账丈夫和我母亲。”

 

当治疗者辨认出她的失望,她就不再觉得不被了解与被抛弃,至少对治疗者而言。先前她说“没有人了解我”以及“我甚至不知道我为什么来这里”,她现在改变主意而且并不承认有任何改变。在与治疗者的关系中,她由全坏的自体他体状态、转变成全好的自体他体状态;不过她仍然分裂着她的客体世界并且认为她的丈夫与母亲是坏蛋。在这种情形之下,治疗者必须够谦虚到不接受她目前的所说的状态是现实,否则他会造成在治疗中看起来是越来越好,但在个人生活中则是继续退化。这种处理分裂的技巧会在第十四章做进一步的讨论。

------分隔线----------------------------